光大水務科技發展(南京)有限公司是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光大水務”)旗下的全資子公司。母公司光大水務是以水環境綜合治理業務為主業的環保集團,為新加坡及香港主板上市公司(新交所上市編號:U9E.SG及1857.HK),直接控股股東為中國光大環境(集團)有限公司(香港交易所上市編號:00257)。光大水務為中央大型金融集團—中國光大集團旗下唯一的水務業務運營平臺,業務包括水環境綜合治理、海綿城市建設、流域治理、供水、污水處理、中水回用、污水源熱泵、污泥處理以及環保水務技術研發及工程建設等,截至2021年12月31日,光大水務投資建設及運營管理的水處理項目設計規模超700萬立方米/日,包括131個污水處理項目、6個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、多個垃圾滲濾液處理項目等。
光大水務科技發展(南京)有限公司是光大水務的技術研發平臺,公司擁有一支學歷高、專業配置齊全、綜合素質優良、執行力強的梯隊式研發隊伍,專業涵蓋環境工程、市政工程、化學工程、電氣自動化、機械工程、工程管理等?,F有員工74人,其中具有博士學位5人,碩士學位30人,絕大部分員工畢業于國內“985、211”高校。 其中,總經理王冠平博士為深圳市地方級領軍人才,高級工程師,2000年在同濟大學獲市政工程專業碩士學位,2004年在清華大學獲環境工程專業博士學位,現就職于中國光大水務有限公司,任副總裁,主持過多個研發課題和重大工程項目。技術總監安平林博士畢業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大學 (KIT),1998年來德國后師從于德國水處理協會主席、海德堡院士、Karlsruhe 大學Dr.H.H.Hahn教授及德國環境生物協會主席,Karlsruhe 大學環境生物工程與科學研究所所長Dr. Josef. Winter 教授,在德期間主持和參與多項科研及工程項目,歸國前任德國Von Roll BHU環保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兼技術總監。 公司與清華大學、哈爾濱工業大學、同濟大學、華南理工大學、南京大學、河海大學、南京工業大學、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、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等高校研究機構、行業協會等有密切聯系,與大量知名企業、廠家有長期合作,具有豐富優質的外部資源。公司高度重視科技研發,經過近些年的技術儲備與沉淀,現已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臭氧催化氧化、高密度沉淀、曝氣生物濾池、污泥低溫干化、生物除臭、滲濾液減量及全量化處理等技術,擁有專利30余項,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。公司在南京建有200平方小試和800平方中試研發基地,具備水質檢測、小試和中試實驗能力。同時,光大水務在南京有兩個市政污水廠,一個工業廢水處理廠,為污水深度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提供了支撐條件。
光大水務在南京有兩個市政污水廠,一個工業廢水處理廠,其中在工業廢水處理廠建有200平方的小試和800平方的中試基地。具備水質檢測、小試和中試實驗能力,為污水深度處理及飲水提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項目提供了支撐條件。 光大環境在南京江寧經濟開發區九龍湖國際企業總部園自有一棟 17 層樓的研發大樓。光大水務科技發展(南京)有限公司作為水務板塊的技術研發中心,擁有兩層樓的研發人員。大樓建筑面積達22800m2,大樓內設有研發成果展示廳、國際會議廳、研發人員辦公區、分析檢測中心等完善的辦公設施,實驗室面積為 1000 m2,設備價值1000 萬元。
公司現有臭氧催化氧化小試和中試設備、高密度沉淀池中試設備、曝氣生物濾池中試設備、MABR小試和中試設備等,小試和中試設備總價值超300萬元。具有水質多參數分析儀、溶解氧、pH等全套哈希水質分析儀器,小試基地建有高標準水質分析實驗室,儀器總價值超100萬元。
南京研發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來,結合研發定位及光大水務的要求,集聚創新資源,從戰略高度加強前瞻性技術研究和基礎科研工作,切實提高了關鍵技術和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,已擁有一支學歷高、專業配置齊全、綜合素質優良、執行力強的梯隊式研發隊伍,專業涵蓋環境工程、市政工程、電氣自動化、機械工程、工程管理等。